3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发布《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全文。
《规划》共分为8章34节。
第一、二章分别是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对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规划》将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确定为65%左右,主要是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相衔接。
第三章至第七章是重点任务,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优化全省城镇体系,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如何优化城镇化载体,引导城镇人口合理分布。
二是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该部分主要着眼于解决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更加便利、更加安心在城镇落户。
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如何高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更好满足城镇居民和新市民的经济、生活、生态及安全等各类需要。
四是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如何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的空间、社会、行政及财政管理制度。
五是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塑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如何有效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第八章是加强规划实施保障。通过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强化政策协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形成全社会推动规划实施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关于城镇化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对标沪苏浙,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释放城镇化拉动内需的巨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新型城镇化工作始终,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始终做到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城市为人民,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营造文化传承和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氛围,实现城镇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四化同步”。按照“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工农互促、信息赋能”的总体要求,找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耦合点,最大程度发挥“四化同步”乘数效应,不断提升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采取“先试点后推广”模式,推动相关改革举措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坚持“新老兼顾、上下并重”,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的系统性。坚持法治思维。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程序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合法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第三节 主要目标围绕 2035 年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总目标,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四个方面目标。——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城镇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现代化合肥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在统筹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县城成为城镇化重要载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每年实现 100 万左右农民进城,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便利性、归属感、获得感大幅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品质全面提升。紧凑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水平,城市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力争至 2035 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3%以上,其中,合肥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长三角中心区 8 市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达到 80%以上,皖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 70%左右,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确立。以都市圈、城镇群、城市带为形态的城镇化格局成熟定型,城市规模结构科学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成为城市普遍特征,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三章 优化全省城镇体系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积极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体系。第一节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合肥都市圈提升都市圈发展定位。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将合肥都市圈打造成为东中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动力源。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多向合滁宁大通道建设,推动港口联动发展,支持合肥、芜湖分别与南京共建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互动互助。
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加快推动合淮、合六同城化发展。协同加强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利用新技术赋能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缩短城市时空距离,构筑 1 小时紧密通勤圈层,打造“轨道上的合肥都市圈”;构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都市圈多层次公路网,提升都市圈物流运行效率。建立都市圈常态化协同机制。引导圈内城市调整优化功能定位,促进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先进制造—上下游配套”的梯度产业分工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推进人力资源、技术、金融服务、市场准入一体化建设。推进都市圈内各城市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依托长江、淮河、巢湖、江淮分水岭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支持合肥滨临长江发展,密切与皖江城市带的互动,增强合肥都市圈对沿淮地区的辐射力。带动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做大做强适应性产业和特色经济,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氢能等特色优势产业及配套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旅游康养基地。促进合肥芜湖联动发展。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区建设为重要机遇,全面提升对内和对外开放水平,发挥技术、资本和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方面,促进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依托合福、商合杭高铁和芜合高速等交通设施,以及谋划的 G60高速磁悬浮通道试验工程,优化合肥—芜湖沿线城镇空间布局,重点协调巢湖市、无为市等市际毗邻地区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巢湖、长江和裕溪河水体共保共治行动。第二节 推进皖北城镇群建设统筹推进“四化”建设。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突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促进项目互动、投资互动为抓手,加强皖北市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定位等方面的统筹互动,谋划建设一批集成性、跨区域“项目包”,高水平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着力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打造煤电、绿色和精细化工、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医疗医药等 6条千亿级主导产业链;重点建设蚌埠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组建阜阳市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按照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的思路,加速产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人口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实施城市更新万亿计划,推动皖北城市建成区 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坚持以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思路,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两强一增”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建 200 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发挥信息化赋能作用,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整体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以应用场景导入信息产业,壮大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两大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智慧城市皖北样板。推进阜阳城市圈建设。促进阜阳市中心城区和近域县城、小城镇的深度协作和同城化发展,着力将阜阳城市圈打造成为皖北城镇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皖北新兴增长极。推动阜阳市全域与利辛县、涡阳县、谯城区、凤台县、寿县、霍邱县,以及河南省固始县、沈丘县、新蔡县等周边毗邻县区一体化发展。强化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联动发展,按照“龙头+配套、延链+补链”的模式,推动企业开展合作;发挥阜阳、合肥南北共建园区纽带作用,将阜合现代产业园建成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试验区和全省合作共建样板园区。推进宿淮(北)城市组群建设。推动宿州、淮北两市共同保护皇藏峪—龙脊山—五柳生态绿心,构建环绿心城镇发展带,促进两市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构建交通同城化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联防联控的发展格局,着力将宿淮(北)城市组群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新兴增长极、淮海经济区核心板块和大运河文化魅力区。推进蚌淮(南)城市组群建设。推动蚌埠、淮南两市共同保护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生态廊道以及蚌埠、淮南两市交界处的湖泊山体空间,优化调整两市交界处城镇的产业职能,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和城镇空间有序拓展,着力将蚌淮(南)城市组群打造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组群式中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基地。第三节 推进皖江城市带建设建设皖江智造走廊。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优势,融合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健全拥江发展、两岸联动机制,打造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的支撑带。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培育上不断突破,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皖江智造走廊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集聚带。推动皖江各市与沪苏浙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战略协同、专题协作,建设具有特色的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统筹长江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强化沿江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建设沿江生态廊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沿江城镇布局,推动城市跨江发展联动发展,促进中心城市开展城际合作。推进芜马宣城市组群建设。推动芜湖、马鞍山、宣城三市共同保护长江干流及青弋江、水阳江等重要支流生态廊道,积极谋划江南、江北、芜宣机场等市际毗邻区域的开发格局,重点优化开发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推动芜马同城化和芜宣一体化,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着力将芜马宣城市组群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城镇集群、生态宜居型滨江都市区。推进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推动安庆、池州、铜陵三市共同保护由菜子湖、白荡湖、大龙山、浮山组成的生态绿心,促进江北港等沿江港口和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着力将安池铜城市组群打造成为长三角西翼新兴增长极、国家魅力休闲区和全省绿色产业基地。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以黄山为龙头,带动池州市,以及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安庆市潜山市、岳西县、太湖县、桐城市,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重点发展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实施区域特色城镇化战略,引导各县城及小城镇彰显徽派文化、绿色产业特色,打造全国文化、生态特色魅力城镇发展示范区。加强跨市生态保护和旅游合作,协作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断健全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第四节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支持合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支持合肥打造“五大名城”。增强合肥创新标识度,加快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城市创新资源“密度”和“浓度”。以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安徽)自由贸易区合肥片区为引领,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开发空间,对标国家级新区建设合肥滨湖新区,高标准建设东部新中心、运河新城。推动合肥综合实力较大幅度前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全面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功能,加快建成国际化新兴特大城市。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历史机遇,强化皖江开发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龙头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江北新区、航空新城,拓展、优化城市承载空间。培育若干千亿级战新产业基地,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和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高位推进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成为长三角联通中原城市群的开放枢纽、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支持蚌埠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巩固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和内河航运枢纽地位,强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试验区,世界级硅基生物基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基地,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支持安庆建设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强化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龙头地位,打造生态产品价值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地。提升其他中心城市能级。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支持滁州打造全国重要智能家电、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支持马鞍山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智造名城。支持宣城打造承接东部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基地、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支持铜陵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示范城市、国际铜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支持池州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镁基轻合金等产业,打造长三角重要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宿州建设长三角区域重要数字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支持亳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皖豫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六安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支持淮北打造国家航空材料生产基地、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长三角煤矿装备智能化研发生产基地。支持淮南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煤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和全省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水平推进省级新区建设。以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保障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和平台落地为目标,支持资源环境承载力强、产城融合良好、区位交通优越的城市谋划设立省级新区、郊区新城,严格按照主导产业门类进行招商引资,遵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产城协调、分期有序、预留弹性的原则开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第五节 强化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提升县城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培育县城内生增长动力和“造血”能力,发挥县城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经济及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引导县城为毗邻中心城市高精尖产业做好配套服务,着力打造以产业配套为特点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着力把县城打造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主载体。拓展县城承载空间,统筹推进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根据人口流动趋势合理确定县城建设规模,提高县城土地利用效率,严格防范房地产风险。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县城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县城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发挥当涂县、庐江县、蒙城县、灵璧县、天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带动作用,选择一批县及县级市开展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实施现代化中小城市分类培育工程。立足县城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规模体量等方面的差异,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将大城市周边的县级市和县城培育成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卫星城市;将一批县域人口总数大、吸引就地就近城镇化人口多的县级市和县城培育成常住人口超过 50 万的县级中等城市和 20-50 万的县级 I 型小城市;引导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其他县级市和县城“小而特”发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引导人口流失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城区集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开展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第六节 促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建制镇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建制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立足禀赋特点,以提升主导功能为方向、以镇区为主要发展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支持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对接城市需求、融入城市发展,打造城市卫星镇。支持制造业基础扎实的镇做优产业集群,打造经济发达镇。支持具备交通枢纽、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镇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专业服务镇。支持面向乡村且连城带乡能力较强的镇吸引农民就近就业,打造服务“三农”镇。引导县城和中心镇重点培育产业集群专业镇、主题旅游区、科技创新园、物流产业园、文化产业园、农业示范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等。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注重依托全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服务业集聚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平台,错位发展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以及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提升标杆,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强化微型产业集聚区培育,与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有机衔接。第七节 促进以长三角一体化为重点的城镇开放发展共同推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健全省级层面重大合作事项协调机制,深度参与长三角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推动各设区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共建合作,支持有关城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高水平推动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对口合作。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依托,系统谋划“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构建“一区、六城、多园”空间格局,打造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一体化合作发展体制机制试验区。加快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及杭州—黄山、宣城—湖州、和县—浦口、天长—六合、杜集—铜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开发区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推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合作发展。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促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联网、公共服务对接。推动皖北地区城市全面融入中原城市群,以现代产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徐州—宿州—淮北省际毗邻地区协调发展。推进六安市、安庆市加强与湖北、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合作,共同打造大别山绿色发展合作区。推动安庆市、池州市与九江市合作,黄山市与衢州市、上饶市合作,合力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强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支撑。加快构建“安徽 123 出行交通圈”,推动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 1 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到邻省省会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小时覆盖。实施“四上安徽”建设工程,“十四五”末实现铁路网覆盖 90%以上的县、80%以上的县通达高铁。加强铁路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支持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支持阜阳机场改扩建以及亳州、蚌埠、宿州民航机场建设,有序开展砀山、界首等通用机场建设;谋划布局京港高铁(安徽)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通达能力,实施高速公路县城通工程,着力健全内河航道网络,打造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和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加快提升建设合肥、芜湖、蚌埠全国性交通枢纽,推进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 5 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第四章 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便利性、归属感、获得感,高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强劲支撑。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坚持存量优先、循序渐进,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率先在城镇落户。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落户意愿,全面实行设区市范围内本地居民户口通迁制度。以城中村、城郊、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区域为重点,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完善居住证制度,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鼓励地方政府提供更多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提高居住证持有人城镇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务的实际享有水平。提升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引导人口向城镇化发展重点区域有序迁移,重点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发展快、潜力大的中小城市集聚。充分发挥皖北地区农业人口基数大的优势,结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提高皖北城镇人口吸附力。深入开展“接您回家”工作,探索设立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皖就业创业。推动大城市新城新区常住人口规模增倍扩容。建立人口从皖北向皖江跨区域迁移机制,促进资源与人口均衡分布,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人口跨区域迁移中社保接续、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地与流出地高效配合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第二节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加大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力度,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就学政策。继续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流入地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完善医疗卫生属地化管理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序衔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提高社保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效率。落实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持有居住证人员在居住地申办低保,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按规定纳入低保等保障范围。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水平,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保障范围。持续加强就业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机会,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机制,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聚焦用工矛盾突出行业,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提高其在城市稳定就业能力。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一批省市县级共建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实施“技能安徽”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组织重点群体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组织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0 岁以下未就业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构建社群帮扶机制,支持社区服务中心、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关爱农业转移人口行动,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提高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青联委员中农民工的比例,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第三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机制完善进城落户农民农村资产权益。充分保障进城务工和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退路,发挥农村的劳动力“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加快完成全省各类农村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制度。鼓励依托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项目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深化“人地挂钩”政策,完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推动常住人口增长规模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障相匹配。统筹用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完善省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规划》全文
-- END --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